习近平辽宁行,从三个考察重点看东北振兴“剖面图”******
(近观中国)习近平辽宁行,从三个考察重点看东北振兴“剖面图”
中新社北京8月19日电 (记者 黄钰钦)“党中央高度重视东北振兴。”“我们对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充满信心、也充满期待。”8月16日至17日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先后到辽宁锦州、沈阳等地考察调研,“东北振兴”一词成为此行外界关注的议题。
东北振兴是中国区域发展“四大板块”之一,东北“重塑环境、重振雄风”,关乎国家发展大局。“东北来得比较多,我十分关心这里的振兴发展。”中共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多次踏上黑土地考察调研。2015年和2018年,习近平在长春和沈阳主持召开两场以东北振兴为主题的座谈会,分别提出“四个着力”和“六方面要求”,为东北发展进行全方位部署。
新时代东北振兴,是全面振兴、全方位振兴。有分析指出,此次在辽宁之行中,习近平通过深入一座公园、一家企业、一个社区考察,以解剖“小麻雀”的方式,实地调研东北振兴这一“大图景”的剖面,为推进东北振兴进一步指明了方向。
一座森林公园:治山、治水、治城
16日,习近平来到位于小凌河和女儿河交汇处的锦州东湖森林公园,考察当地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情况。他强调,要坚持治山、治水、治城一体推进,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、生活空间、生态空间。
到访一座森林公园的背后,是习近平对东北生态环境始终如一的关注。历次赴东北考察,习近平多次强调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。
2016年5月,习近平曾赴黑龙江上甘岭林业局溪水国家森林公园等地考察,重点关注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情况。他强调,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是战略性的。
2018年9月,习近平在吉林查干湖考察时指出,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,坚持绿色发展。查干湖保护生态和发展旅游相得益彰,要坚持走下去。
对于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言,良好生态环境既是宝贵资源,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。尤其在2018年深入推进东北振兴的座谈会上,习近平提出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,强调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、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。
如今,东北地区天更蓝、山更绿、水更清,正从愿景变为现实。
在锦州东湖森林公园,习近平强调生态环境对于东北振兴的重要意义,“治山、治水、治城”也有了更深一层含义: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明显提升老百姓获得感,老百姓体会也最深刻。
一家企业:中国速度、中国水平
东北地区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,曾经光荣与梦想交织。然而,从改革开放大潮中走来,这片黑土地也沉淀着阵痛与思考。
在外界看来,自主创新能力不足,是制约东北振兴的关键因素之一。
中共十八大以来,在长春和沈阳召开的两场以东北振兴为主题的座谈会上,无论是“四个着力”还是“六方面要求”,“创新”都是习近平提及的重要关键词。正如其所言,抓创新就是抓发展,谋创新就是谋未来。不创新就要落后,创新慢了也要落后。
在此次辽宁考察中,习近平专程来到一家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——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。
据了解,在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,“北京八分钟”演出所使用的人工智能机器人,正是来自新松公司。习近平在考察时为其点赞,“体现了中国速度、中国水平”。
如今,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,成为现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标志,也是东北振兴的重要抓手。在2015年全国两会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,习近平就以“加减乘除”为喻,为东北破解“工业一柱擎天,结构单一”的“二人转”支招。其中的“乘法”,正是创新驱动。
企业是创新的生力军,在辽宁考察中,习近平走进高科技企业,再次强调“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”。评论认为,透过一家企业创新发展的实践,外界不难看出东北振兴未来的动力与方向,惟创新者进,惟创新者强,惟创新者胜。
一个社区:小康梦、强国梦、中国梦
沈阳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,是习近平辽宁考察的重要一站。社区被称为基层治理的“神经末梢”,连接千家万户,是民众安居乐业的晴雨表。
在牡丹社区,饭菜价格贵不贵、社区服务好不好、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,习近平询问得十分细致。在外界看来,习近平走访“小社区”的背后,是对民生大事的持续关注。
抓民生也是抓发展,民生是检验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尺。分析指出,实现东北振兴,既要有必要的经济增长,也要关注民生改善,让民众共享发展成果。此前在推进东北振兴的座谈会上,习近平曾明确提出,要更加关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,让人民群众共享东北振兴成果。
“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、安危冷暖放在心上”“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转型过程中,首先要把民生保障好”……近年来,在考察东北社区、乡村时,民生问题始终是习近平眼中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“指南针”。
在考察牡丹社区时,水、电、气的改造,老年餐厅的饭菜,“一老一幼”的生活需求等事关民生的具体问题,都成为习近平关注的重点。有分析认为,柴米油盐酱醋茶,虽看似小事,却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,民生改善将是东北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
小小的社区,汇聚着民众的所急所盼、所愿所需,是对美好生活最为朴素的向往。对此,习近平也用动人的语言诠释说——小康梦、强国梦、中国梦,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“幸福梦”。(完)
武汉“烟火气”持续升腾 消费市场年味浓******
(新春见闻)武汉“烟火气”持续升腾 消费市场年味浓
中新社武汉1月12日电 题:武汉“烟火气”持续升腾 消费市场年味浓
中新社记者 张芹
临近农历新年,漫步于武汉街头,处处可见高高悬挂的大红灯笼和中国结、琳琅满目的兔元素装饰品,菜市场里“烟火气”氤氲而升,春节氛围渐渐“拉满”。
腌制腊鱼、腊肉、腊肠……进入冬至,武汉人便开始张罗着,食材在白酒、花椒、八角、桂皮等各式调料以及阳光“加持”下,无须半月,散发诱人的咸香。待到春节,就成了餐桌上的佳肴。
走进武汉市硚口集贤二路,小巷里有家老字号“甚美王牌香肠”。档口处,早已围满前来“打年货”的顾客。“早上八点就过来排队,还好想要的都买到了。”66岁的李桂珍祖籍河南。她40多年前来到武汉,此后一直在此定居,入乡随俗口味也发生了变化,每年过年总少不了备上各式腊味。
除了腊味,武汉人春节的餐桌上少不了炸圆子。片鱼、剁肉、搅馅、下油锅……38岁的赵榕刚系上围裙,熟练地完成一整套动作。半年前,他决心投入自己热爱的餐饮行业,从小吃到大的炸圆子就成了首选创业项目。
“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味道,对于武汉来说,炸圆子在春节期间最不可或缺。”赵榕刚告诉记者,选择在春节前开业正是为了迎合当下消费热点。目前,每天销售额可达15000元人民币左右。
在汉口北小商品城,春联、年画、窗花以及各式各样的新春饰品品类繁多,吸引众多民众驻足选购。商铺里的老板一边接待顾客,一边对照订单打包发货,无暇与人闲聊。
不远处新近开业的鲜花小镇里,人头攒动。冬青、腊梅、水仙、蝴蝶兰等年宵花尤受青睐。“过年给家里添几盆植物,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。”市民刘媛说。
午餐时间,位于汉口台北路的湖北本土菜馆“小蓝鲸”座无虚席。餐厅负责人刘方姣介绍,从农历小年到正月十五团圆宴基本都已预定,今年餐厅还推出“手提团圆宴”,受到消费者欢迎。
武汉餐饮业协会会长刘国梁介绍,春节期间,全市80余个餐饮品牌联合推出滋补煨汤节、邻里年货节等活动,希望借此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元、优质的用餐选择。
记者搜索各大旅游平台发现,武汉热门景点周边,春节期间几乎一房难求。
“春节假期将迎来一波高峰。”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常务副院长龚箭认为,短途自驾、冰雪游、休闲游、营地游将成为近期旅游市场的主流和热点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